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布最新航空货运战略,助力西部物流枢纽升级

一、空运新政释放千亿级市场机遇
本次发布的航空货运扶持政策包含三大核心突破:24小时通关保障系统实现全货机"随到随检",跨境电商货物专属处理区扩容至5万平米,冷链药品运输时效提升40%。数据显示,2023年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5万吨,其中国际货运占比达38%,生鲜冷链、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同比增长62%。
二、超级货站构建立体物流网络
总投资27亿元的机场北货运区正式投入运营,配备全球领先的AGV智能分拣系统和-60℃超低温冷库。通过与青白江铁路港、天府国际机场的"空铁联运"协同,现已实现3小时覆盖川渝主要城市群、8小时通达中西部省会城市的"航空+高铁+公路"多式联运网络。
新上线的"蓉运通"数字平台集成航空货运全链条数据,客户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时查询货物从装机到清关的37个关键节点。系统已接入国航、顺丰航空等12家航司的168条货运航线数据,特别对孟加拉国成衣、荷兰花卉等特色跨境商品实现全流程溯源。
三、国际航线网络再添战略支点
2024年Q3将新开通成都-伊斯坦布尔-马德里、成都-河内-新加坡两条全货机航线,加密至法兰克福、芝加哥的周班次。值得关注的是,机场与DHL合作建立西南地区首个航空跨境医药港,采用恒温恒湿集装箱保障疫苗运输,已成功完成首批50万剂HPV疫苗的跨境冷链运输。
机场光伏顶棚项目年发电量达1800万度,可满足货运区30%用电需求。引进的纯电动升降平台车每年减少碳排放800吨,生物航油试用比例提升至15%。这些环保措施使双流机场获得IATA环境评估(IEnvA)三星认证,成为中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航空枢纽。
此次空运战略升级将显著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,预计到2025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20万吨,带动临空经济区形成智能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跨境电商三大千亿产业集群,为成渝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注入强劲动能。常见问题解答
Q1: 跨境电商货物有哪些专属便利?
机场设立5万平米的跨境电商专属监管库,实现"7×24小时"智能查验,包裹分拣效率达2万件/小时,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。
Q2: 医药冷链运输如何保证安全?
采用被动式温控箱+主动式监测系统,温度波动控制在±0.5℃内,关键数据实时上传药监部门区块链平台。
Q3: 绿色空运具体有哪些创新?
包括光伏发电、电动地勤设备、生物航油应用三大模块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.2万吨。
Q4: 空铁联运如何提升物流效率?
通过专用铁路支线连接机场与铁路港,国际货物落地后可直接装运中欧班列,整体物流成本降低18%。
Q5: 智慧货运系统有哪些特色功能?
提供智能报关、风险预警、最优航线推荐等服务,中小微企业可享受数字化运价撮合服务,降低物流成本25%以上。